当前位置:主 页 > 时政资讯 > 综合报道 >

虚假低级,自媒体别拿新闻规范不当回事

2018-05-17来源:365488.com

山东考试信息网讯:“儿子打工音讯全无,农村89岁老母亲,上山种地养自己,心酸!”近日这一视频在网络上传播,引起众多关注。媒体调查发现网传视频和事实有出入,老人不仅有低保,家人对她也很关心,她自己也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。

针对此事,制作并发布原视频的公众号“大山面貌”发了《郑重申明》,大意为视频是团队偶遇所拍,初衷良好,但被个别网民利用,团队热心公益、社会责任感强,跟募捐活动无关,“针对本视频内容对社会及老人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公开道歉,以后我们将在刊发信息时注意信息的客观、真实、全面”。发现没有?里面没有一句话坦承视频内容失实,还颇有“我们没做错什么,只是视频拍得比较匆忙”的味道,字里行间一点儿没有自己制造了假消息的觉悟。

造成这个假消息的直接原因是相关团队犯了新闻规范上的低级错误--偶遇老太,问了几句话,4分多钟的“纪录片”就成型了,既未向其他人求证,也未向这唯一的被采访对象核实关键细节;发布前就算有内容把关的环节,看来也没起到该起的作用。这个自我介绍“专注于大山深处真人真事纪录片拍摄”的团队明明在做生产“新闻”的工作,做法也未免太外行。

虽然外行,假消息带来的伤害却一丝不减。

首先是对当事人家庭:老人的儿女被误认为“不孝”,承受了舆论和精神压力,造成了名誉损失;其次是对自媒体本身:“一假成名”之后,还有多少人相信该团队拍摄发布的“真人真事纪录片”?然后是对慈善公益事业:有公益团队听闻消息后赶到老人家中,还有爱心人士发起募捐,是否属于对公益资源的浪费?而网上其他微公益活动的公信力是否会因此降低几分?

“大山面貌”或许确如他们自述的那样热心公益,但对公益事业来说,这回真是帮了倒忙了。

自媒体涉嫌炮制或传播假消息不稀奇,有些是出于商业目的故意造假,对它们来说,造假的收益高、成本低,如果名声搞臭、被封号,大不了换个马甲东山再起;但如果是想要好好经营品牌、做出一番事业的,应该爱惜羽毛,做好内容把关,别拿新闻规范不当回事。

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已经将微信公众号、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,且有“未经许可不允许发布新闻,不允许散播不实消息”的规定。一个不重视逻辑、道德等新闻报道基本规范的自媒体,即使并非故意,也极有可能散播不实消息,又谈何“客观、真实、全面”呢?

不久前有位知名媒体人发文,认为当前看似热闹的新媒体自媒体其实脆弱不堪,因为在内容把关上的专业硬伤和“眼球变现”的道德原罪,“离死期只有一两篇文章的距离”,建议它们向传统媒体学习内容生产和规范逻辑,完成在内容、规范、把关上的原始积累。

不知这番话能有多少自媒体听得进去。

【声明: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山东考试信息网立场,仅供参考。】

来源:365488.com

相关资讯